故意使用假钱犯法吗?花假钱是什么犯罪行为?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5 07:50:47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花假钱犯罪是指故意使用伪造、变造或假冒的货币进行交易的犯罪行为,涉嫌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根据法律规定,一旦被定罪,涉案者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和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方面,涉案者可能被判处长期监禁、罚款,甚至可能面临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此外,花假钱犯罪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破坏货币信用体系,损害商业交易的正常秩序。因此,法律对花假钱犯罪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于个人而言,遵守法律,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花假钱犯罪行为,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

故意使用假钱犯法吗?花假钱是什么犯罪行为?

  花假钱是什么犯罪行为

  一、使用假币是违法的,花假钱涉嫌犯罪行为是涉嫌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在我国法律中,持有、使用假币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持有或者使用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危害或已经危害国家货币流通秩序,妨害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持有、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可构成本罪。

  如果只是个别假币,可以被认为只是一种轻微的犯罪行为,处罚也会相应地较轻。但如果涉及到大量假币、专门性质更为恶劣的案件,将会受到惩罚的程度会更高。需要强调的是,不仅是制造、持有和出售假币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且使用假币购买物品或服务也同样违法。因此,建议公民应该加强对假钞的辨识能力,了解防伪知识,并在购物时认真检查钞票的真伪以保障自己的利益。若觉出现假钞等侵犯人权的情况可以向相关机构进行举报维权。

  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1、持有、使用 假币罪侵犯的客体应为国家的货币流通 管理制度。

  2、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印刷、发行、流通、回笼等诸多环节,包括货币发行的管理(如发行基金的管理.货币发行与回笼的管理、发行量的管理), 银行出纳的管理,为保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所实施的有关管理等,并且每个方面的管理都涉及众多的内容。

  3、把包括如此多方面内容的国家货币管理制度视为特有、使用假币罪的客体,就不可能准确的反应其客体的特殊性。

  因此,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的客体是 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

  花假钱100元怎么判刑,有什么规定

  1、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五十张一百元假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相关法律规定如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数额较大的,即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 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产。

  2、第一百七十二条,【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5、伪造分为本罪与非罪。本罪为行为犯,一般说来,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货币的行为只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

  6、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的。

  7、伪造国家货币币量50张以上不满1500张的。

  8、伪造国家货币的总面值或币量虽然没有达到上面第一、二种情况规定所应达到的数量,但具有严重情节的。所谓情节严重,则是指因伪造国家货币受过刑事处罚的,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国家货币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等情形。

  9、如果伪造国家货币的数量就总面值而言未达到500元,且就币量张数而言未达到50张,并不具有法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至于外币,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前,其数额可以按外汇牌价折合成一定的人民币予以计算。

  制造假币怎么处罚的?了解花假钱犯罪的刑事责任和法律后果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伪造货币达到一定标准的,会构成伪造货币罪,依据犯罪情节对嫌疑人进行处罚。制造假币的处罚方式是伪造假币数额较大的,按伪造货币罪论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而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犯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为行为犯。一般说来,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货币的行为只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的标准,在没有出现新的司法解释前,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办理伪造国家货币、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有关伪造国家货币罪的定罪处罚标准予以认定。按照《解释》的规定,下列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应当依照原刑法第122条的规定定罪科刑,

  第一,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的;

  第二,伪造国家货币币量50张以上不满1500张的;

  第三,伪造国家货币的总面值或币量虽然没有达到上面第一、二种情况规定所应达到的数量,但具有严重情节的。所谓情节严重,则是指因伪造国家货币受过刑事处罚的,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国家货币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等情形。这样,如果伪造国家货币的数量就总面值而言未达到500元,且就币量张数而言未达到50张,并不具有法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况,则就可以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主体特征(初犯还是常犯)、认罪悔罪态度等诸方面全面分析后,要么认定为不构成犯罪,要么认定为犯罪,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至于外币,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前,其数额可以按外汇牌价折合成一定的人民币予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