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取保候审是哪条法律法规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23 10:09:54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法律知识,解除取保候审是哪条法律法规.解除取保候审的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九条。取保候审的解除有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取保候审期届满两种情形。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一、解除取保候审是哪条法律法规

解除取保候审是哪条法律法规

  解除取保候审的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解除的情形

  法务吧提醒您,取保候审的解除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形往往是已经查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无罪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由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也就不应当继续采取取保候审,因此予以解除。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为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吋,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督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期限执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即将到期,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通知原决定机关,由原决定机关作出是否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执行机关在收到原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后,应当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多长时间能批下来

  取保候审三日内批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以上就免费律师咨询平台频道为大家提供关于解除取保候审是哪条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整合分析,了解更多关于法律资讯、法律常识、法律法规相关内容,请关注法构全国律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