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无期徒刑,谎称央企招聘,被判诈骗罪获无期徒刑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17 11:02:02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近,第三中学审结了一起以帮助介绍工作为名骗取数千万元的一审案件。

诈骗罪无期徒刑,谎称央企招聘,被判诈骗罪获无期徒刑

自2010年以来,李一直向公众谎称自己在国家电网人事部门工作。他可以向人们介绍北京的供电系统和国家电网公司新成立的“北京高压电网公司”。他工资很高,可以买福利房。经其父母公示,高某等23名受害人(均为李某父母的远房亲戚、邻居、同事、朋友)先后向李某支付了1500多万元的行政费用和购房款。在此期间,李某收到受害人的钱后,多次组织受害人进行“业务培训”,并向受害人发放了工作证和胸卡。此外,李某还向部分受害者发出了“北京高压电网公司”业务移交函,要求他们提交自己的人事档案。

之后,李某将上述人事档案存放在自己家中。

推荐阅读:强制未遂罪量刑标准,诈骗未遂罪如何量刑

关于购房承诺,在受害人的一再催促下,李某先后给了部分受害人伪造的《房屋所有权证》。截至案发时,已有20多名受害者被诈骗了1500多万元。

北京市第三中学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因编造虚假事实、隐瞒事实真相,以帮助工作、购买福利院的名义骗取亲友钱财,被判诈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法官提示:

1.招聘信息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核实,以了解招聘单位的性质以及招聘广告的内容是否真实。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熟人介绍。

2.如果招聘单位在申请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收取费用,必须保持警惕,防止陷入欺诈。

推荐阅读:**高院罪名的司法解释,关于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

3.再次提醒渴望就业的年轻人,在申请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应该保持头脑清醒。申请工作时,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评估环节,如简历筛选、面试、笔试等。

通往成功的道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没有所谓的捷径。一个正常的单位招聘人才,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个人能力等因素,如果是所谓的“依靠关系,花钱就能进”的单位,就必须权衡这样的单位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