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赔偿款是多少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02 03:17:07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赔偿款是多少

一、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赔偿款是多少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赔偿款是50万至100万左右。

  肇事逃逸致死赔偿是: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2.应该还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十八条规定,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二、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刑几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因此法务吧提醒您注意,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法务吧提醒,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

  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