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1 18:41:09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复议法法律知识,当事人行政复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是十五天。申请人向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受理后按照程序进行审查依法作出复议决定书。

  一、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提起诉讼的期限是十五日。具体规定是指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行政复议申请流程

  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人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

  2.复议机关受理申请后,在七天内把复议申请书的副本或者是复印件发给被申请人;

  3.被申请人在收到相关资料之后要之在十日内提出书面的答复;

  4.复议机关进行审查和调查,并且提出和通过复议意见;

  5.复议机关制作复议决定书。法务吧提醒您,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三、行政复议的管辖

  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行政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分工。管辖的实质意义在于解决具体对某一行政复议案件由哪个行政机关行使复议权。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复议管辖按以下规则确立:

  1.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3.对特殊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1)对派出机关、机构行为不服的管辖;

  (2)授权关系中的管辖;

  (3)对共同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4)对被撤销行政机关行为不服的管辖。

  有些情况下,法律中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为前置程序,此时行政相对人就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必须要先通过行政复议这一救济途径之后,那么才允许其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而无论是申请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其实都有时效的要求,这点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