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规定的责任构成原则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23 08:55:12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一、侵权责任法涉及性方面的权利包括什么内容?

侵权法规定的责任构成原则

《侵权责任法》已经废止,相关规定参照《民法典》处理。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1、民事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

侵权责任法条文中“人身、财产权益”的表述,既包括民事权利,也包括民事利益,即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

2、民事权利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列举的那些权利,应当列举的保护的权利范围是:

(1)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信用权、荣誉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等;

(2)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监护权;

(3)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债权,股权;

(5)知识产权,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

(6)继承权。

3、《民法典》保护的民事利益是合法利益。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行为。这里所谓的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权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为本身。若无行为人的行为,就不会产生侵权责任。权利的相对人均负有不得侵犯权利的一般义务。侵犯权利的行为因为违反了法定义务,故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实施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加害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侵权行为的作为,是指不该作而作;作为侵权行为的不作为,是指该作而不作。

2、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不仅包括现实的已存在的不利后果,也包括构成现实威胁的不利后果。 

一般而言,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损害事实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损害事实是侵害合法权益的结果;损害事实具有可补救性;损害事实具有可确定性等。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各种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包括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权益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考量的问题是责任的成立。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指权益受侵害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涉及的是责任成立后责任形式以及大小的问题。

4、过错。过错是指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状态。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的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的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

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义务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对于每个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违反此种义务,即构成侵权行为责任。而约定义务则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设定的义务,违反约定义务,构成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