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逃逸的法律定义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1 18:40:11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法律知识,车辆逃逸是指当事人为了逃避某种法律责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可能会涉嫌触犯《刑法》构成交通肇事罪,因此公民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应当保持在事故现场,不能任意离开。

  一、车辆逃逸的法律定义

车辆逃逸的法律定义

  法务吧提醒您,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二、撞车逃逸交警怎么处理?

  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1.按照事故现场安全防护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中断或者现场处置、勘查需要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的,还应当视情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提前组织分流,放置绕行提示标志;

  2.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3.指挥救护、勘查等车辆停放在安全和便于抢救、勘查的位置,开启警灯,夜间还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4.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5.其他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

  三、交通肇事逃逸要判多久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伤亡、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