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05 23:24:35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无处分权行为在现代社会交易活动中屡见不鲜,在我国法律规范中存在较多矛盾和冲突,导致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混乱,其在法律行为理论体系中的特殊性,产生的合同效力方面的法律后果一直困扰着司法实践者。那么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

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陆小群律师解答:

所谓无处分权人,就是对归属于他人的财产没有权利进行处置的权利或者虽对财产拥有所有权,但由于在该财产上负有义务而对此不能进行自由处分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 【无权处分效力】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如果没有追认的,该合同是无效的,无处分权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陆小群律师解析:

实践中,无权处分合同的一方常常是善意取得人,无权处分若使合同自始无法律效力,善意的合同一方基于对交易安全的信赖而为订约、履约行为之损失仅能通过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来获得赔偿,赔偿范围限于信赖利益,但善意的合同一方依善意取得制度可取得物权,显然属于履行利益,可见无权处分合同无效从合同责任制度和善意取得制度两方面推理的法律后果是相冲突的。

另外,虽然我国债权合同与物权变动区分,但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效果与债权合同效力仍同进退、同命运,物权变动通常需要以债权合同合法有效作为前提,债权的发生也以物权变动为理想目标。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陆小群,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期间办理了大量诉讼及非诉事务,并担任多家公司法律顾问。陆律师秉成“认真负责”、“客户至上”的执业精神,以诚信为本,恪守职责,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