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头协议是否构成诈骗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16 17:12:25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合同法合同订立法律知识,关于口头协议是否构成诈骗 口头协议中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的故意,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导致另一方当事人产生错误意识而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与当事人制定的口头协议构成诈骗。

  一、关于口头协议是否构成诈骗

关于口头协议是否构成诈骗

  口头协议,只要双方内容真实合法,就是有效的,是否成立合同诈骗,主要看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例如将假冒伪劣商品说成质优价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告知真实情况面故意不告知。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二、口头协议有证人是否是有效的

  法务吧提醒您,口头协议有两个以上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证明是有效的。

  有效的情形:

  1.口头合同,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一方未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3.双方不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4.双方不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有效的。此外,由于口头合同难以取证,难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口头合同,特别是不能立即清理,目标金额较大的合同采用口头合同时,相对人否认合同成立,否认合同目标的法律风险。

  三、口头协议违约如何解决

  口头协议违约的解决方式是可以进行起诉解决。约定违约责任最大的好处在于减轻自己的举证责任,降低违约损失风险。违约责任是指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或者附随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对于违约责任,最好是双方直接约定违约金额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式,这样一旦出现违约情形,直接按照合同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无需承担相应的违约损失的举证责任。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或者仅仅口头约定却无相关证据证明,一旦出现违约,违约责任的确认和承担,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你需要举证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在合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