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租赁合同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16 17:09:44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合同法合同知识法律知识,如何正确理解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内容的法律规定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标的以及数量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一、如何正确理解租赁合同

如何正确理解租赁合同

  1.租赁合同是转移租赁物使用收益权的合同。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目的是取得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出租人也只转让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而不转让其所有权;租赁合同终止时,承租人须返还租赁物。这是租赁合同区别于买卖合同的根本特征。

  2.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在租赁合同中,交付租金和转移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之间存在着对价关系,交付租金是获取租赁物使用收益权的对价,而获取租金是出租人出租财产的目的。

  3.租赁合同是诺成合同。租赁合同的成立不以租赁物的交付为要件,当事人只要依法达成协议合同即告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二、房屋租赁合同内容法律规定有什么

  房屋租赁合同内容的法律规定有:

  1.租赁合同的内容包括有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

  2.租赁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3.租赁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4.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争议解决方法等。

  5.其他法律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

  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六条

  当事人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三、民法典中租赁房屋合同的诉讼时效几年

  法务吧提醒您,房屋租赁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房屋租赁纠纷产生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