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冒充黑社会诈骗”县 电信诈骗是如何发生的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10-13 11:06:44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河北“冒充黑社会诈骗”县

河北“冒充黑社会诈骗”县 电信诈骗是如何发生的

在河北丰宁的公安检查站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离开丰宁的这侧一幅大标语非常醒目:“深化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而在进入丰宁的一侧则并无这样的标语。值得一提的是,在丰宁县城乃至两个“窝点”乡选将营和西官营都很难看到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提示,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要不是上了电视,我们都不知道营子里那么多人去骗人,还骗了那么多钱,怎么打个电话就有人信呢?”

打个电话对方就给指定的账号汇钱,这事儿听起来似乎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但真实情况是成功率远高于买彩票,因为接到电话的人听到的信息让其感觉到像个透明人一样,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特别是孩子所在学校,对方说得准确无误,随后便是“我们是东北黑社会的”、“你摊上大事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花钱消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

“都是在电话中以黑社会”身份出现的,告诉你得罪人了,对方指定要大办,然后就是你给他们钱帮你平事,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假,跟那些年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没什么两样。”丰宁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张天翼(化名)介绍,之所以有人相信而受骗,“一来是对方能准确地说出你和家人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信息、行踪;二来被这种方式诈骗上当的大多数是商人或有经商经历且家境富裕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自己清楚确实得罪过人,所以本着花钱消灾、宁信其有的心态给钱了,至于东北方言和那些狠话其实并不是起关键作用。”至于为何要用东北话来恐吓,他坦言,东北话好模仿,且丰宁本来就距离说东北方言的赤峰不远。

根据公安部刑侦局统计,冒充“黑社会”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这几年几乎全来自河北丰宁,手法也都是模仿东北口音,冒充“黑社会”老大,此类诈骗电话出现的时间通常集中在上午。按照丰宁当地警方提供的信息,这些冒充“黑社会”电话诈骗的丰宁人主要来自选将营和西官营两个乡的共7个村,事实上,除了这两个乡的7个村人员外,还有紧邻的隆化县的两个乡多个村的村民。

这四个“盛产诈骗人才”的乡从地理位置上不仅相邻,且基本形成一个三角区域。按照张天翼的说法,这些涉案村大多地处深山中,基于自然条件有限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为主要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因此留守村中的基本是上年纪的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而打工地集中在北京和天津。

电信诈骗是怎么回事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2009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近期电信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二是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一开始只是用很少的钱买一个“土炮”弄一个短信,发展到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就像“你猜猜我是谁”,有的甚至直接汇款诈骗,大家可能都接到过这种诈骗。这种刚开始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这种骗术能骗到钱吗?确实能骗到钱。因为中国人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间有钱款的来往,咱们俩做生意说好了我给你打款过去,正好接到这个短信了,我就把钱打过去了。甚至还有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说你涉及贩毒、洗钱等等,通过这种办法说公安机关要追究你等等各种借口。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一、电话欠费:不法分子冒充电信部门工作人员、警务人员致电事主,告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捆绑了欠费电话及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事主可能被判刑。有的事主急于澄清自己,便将电话号码及存款情况告知不法分子。此类诈骗多使用019、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或“一号通”捆绑的电话。

二、刷卡消费:不法分子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其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查询电话。用户如果回电,即被告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应到atm机上进行加密操作,逐步被引入“转账陷阱”。

三、通知退款:不法分子冒充税务局、邮政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退税、退多收款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存到其指定的银行卡。所用号码多为00019*(国际ip电话),其提供的电话号码一般为4006*付费电话或铁通“一号通”电话。

四、虚假中奖: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为由,指引受害人将钱汇至其提供的账户。

五、低价购物: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六、汇钱救急: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骗使受害人关手机。关机期间,对方以医生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入院,正在抢救,或谎称受害人遭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实施诈骗。

七、引诱汇款: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对方账号。

八、彩票特码:不法分子拨打“响一声”电话或群发短信,谎称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钱款,即可为彩民、股民提供中奖号码或内线消息,以此骗取钱财。目前,此类诈骗在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有较大的诱骗性。

九、猜猜我是谁: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人身份,并声称要来找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编造“嫖娼被处理”、“住院急需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十、骗取话费:不法分子拨打“一声响”电话,或以短信形式要求受害人拨打电话收听点播歌曲,受害人拨打指定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

十一、冒充领导: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

十二、高薪招聘:不法分子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