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单身犯法,还要罚款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7 00:31:42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当今社会,单身被视作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单身犯法,还要罚款

然而,在古代汉朝时期,单身却并不受到鼓励,甚至还会遭受经济上的惩罚。

当时,未婚女性不仅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还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

汉高祖刘邦建国后,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颁布了人头税法。

这项法令规定,15岁以上至56岁以下的国民,不论男女,每年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为120钱,称为「一算」。

但是,对于15至30岁的未嫁女子,汉朝政府则有特别的规定。

汉惠帝在位的第六年,下达了一项新的法令,规定在这个年龄段内的女子,如果没有出嫁,将被罚款五算,也就是600钱。

加上原本的人头税,这些女子每年要缴纳720钱。这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当时的粮价约为100钱一石,也就是说,这笔罚款足以购买720斤的粮食。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是一年的生活费用。

我们想一想,一个刚过15岁的少女,被迫交这么一大笔钱,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穷苦人家根本交不起,只能胡乱将女儿许配出去。即使是富家,也不会允许闺女单身超过15岁。

于是各种包办、强迫婚姻应运而生。

为了逃避惩罚,许多女子不得不匆匆嫁给不喜欢的人。有的被迫许配给年龄比自己大上几倍的人,有的则是嫁给了坏人或醉酒者。还有人无论如何也嫁不出去,整日生活在被罚的恐惧中。那么,汉朝政府为什么要对未嫁女子进行如此重的罚款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是汉朝政府为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长期的战乱和重税,导致人口大幅减少。到了西汉初期,人口只剩下约1800万。

为了恢复人口,汉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对未嫁女子的罚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到了西汉末期,人口已经增长到了6000万。

其次,这也是汉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女性的控制。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较低,她们的主要任务是生育和家务。

通过对未嫁女子的罚款,汉朝政府实际上是在鼓励女性早嫁,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她们的控制。

总的来说,汉朝的这一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人口增长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所谓“剩女税”,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它剥夺了女子选择伴侣的自由,强迫她们在法定年龄内嫁为人妇。许多女子被迫进入了不幸的婚姻,但又无力反抗。

不仅如此,这项法规还影响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看法。“剩女”一词从汉朝开始广为流传,女子若超过15岁不嫁,就有“剩”之嫌,成为社会舆论的压力。

这增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