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遗赠扶养协议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7 01:46:20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由遗赠人(被扶养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遗赠人承担将其个人合法财产在其死后按遗赠秩序转移给扶养人的义务,而由扶养人承担对遗赠人的生养死葬义务的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有两种,一是公民与公民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一是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我国民间早已存在遗赠扶养协议这种遗产处理方式,比如集体所有制组织与“五保户”签订的由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五保户”生养死葬义务,“五保户”死亡后,遗产归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协议。我国《继承法》将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规定下来,是我国继承制度的一个亮点。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合同,属双方法律行为。协议的成立必须有扶养人和遗赠人双方的合意,遗赠扶养协议一旦成立,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在遗赠扶养协议这种合同关系中,扶养人和被扶养人双方都享有权利,也都承担义务。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这一点与遗赠、生前赠与不同。遗赠在遗赠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而生前赠与则是在赠与人把赠与财产交给受赠人时发生法律效力。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履行义务和享有权利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是遗赠扶养协议区别于一般合同的一个重要特征。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在遗赠人生前尽扶养义务,只有在遗赠人死后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遗赠扶养协议一旦生效,双方必须认真履行协议的各项规定。被扶养人应在协议中指明遗赠财产的范围和数额,对这些财产被扶养人不得随意处分。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扶养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或者非法谋取遗赠财产,经遗赠人的亲属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剥夺该扶养人的受遗赠权。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因为,遗赠扶养协议自成立起即生效,而遗嘱则在遗嘱人死亡时才生效,遗赠扶养协议的生效时间早于遗嘱;而且,遗嘱人死亡前扶养人一直在尽扶养义务,遗嘱人死亡时扶养人才能享有协议中规定的受遗赠权。故不应允许遗嘱人基于自己一方的意志,剥夺扶养人应享有的合法权利。例如,杨妻病故,其无子女,养子朱某成年后去美国工作至今。杨某与某酒厂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杨某的生养死葬由酒厂负责,死后遗产归酒厂所有。后杨某又自书一份遗嘱,将其全部财产赠与外甥李某。杨死后,朱某就成某的遗产与酒厂以及李某发生纠纷。我国《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或者遗嘱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本案中,杨某与酒厂签定遗赠扶养协议后又自书一份遗嘱,且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与遗嘱的内容相抵触时,遗嘱应无效,杨某的遗产归酒厂所有。

浅析遗赠扶养协议

    在审判实践中,对尚未发表的书稿的继承问题应引起注意。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17条的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五十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可见,作者死亡后,其未发表作品的发表权应由其继承人行使,而无论该作品原件由谁所有。只有在作者没有继承人又无受遗赠的情形下,作品的发表权才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关于《浅析遗赠扶养协议》全部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了解更多法律法规内容,请关注法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