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范(2011版)》的通知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8 17:35:45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范(2011版)》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11〕92号)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和工作任务已经下达,为指导中西部地区规范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推动各地逐步建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长效工作机制,我部组织制定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范(2011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从卫生部网站下载《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范(2011版)》。
二??一一年七月四日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
工作规范
(2011版)
二○一一年七月
前言
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我国儿童龋病患病率高,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养成率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儿童口腔卫生工作亟需加强。
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支持在项目地区建立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机制,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层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对适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项目对探索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特点的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增强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对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部分地区还落实了配套经费,扩大了项目覆盖面。项目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群体口腔疾病预防干预,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了项目地区儿童口腔健康,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带动了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通过几年的实施,各地在项目运行和管理机制、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项目的管理机制、工作内容和流程得到不断完善,经总结形成了本工作规范。
第一章 机构和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一)负责辖区项目协调领导、督导和评估。
(二)根据卫生部和财政部下达的年度项目任务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项目所需经费,制定辖区年度项目计划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协调教育、宣传等部门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机构,建立本辖区多部门合作和医防结合的项目长效工作机制。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选择确定本省项目县(市、区、团场),组织开展全省(区、市)项目考核评估。
(五)负责成立辖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组(以下简称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指定项目管理机构,选择定点承担窝沟封闭任务的医疗机构。
国家项目办设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国家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
二、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办公室
(一)承担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拟定项目工作计划、方案以及督导评估方案等。
(三)组织项目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组织项目督导、复查和质量控制。
(五)负责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等数据管理工作。
(六)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项目考核、评估并完成总结报告。
(七)组织落实项目宣传教育、倡导发动、材料制作等工作。
(八)负责辖区项目活动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推广,定期上报项目进展简报和活动信息。
(九)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项目技术指导机构或技术指导组
(一)承担项目技术指导任务。
(二)参与拟定项目工作计划、方案以及督导评估方案等。
(三)负责项目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负责项目督导、复查和质量控制。
(五)参与项目考核、评估。
(六)参与项目宣传教育、倡导发动、材料制作等工作。
(七)参与辖区项目活动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推广。
四、承担任务的医疗机构
(一)明确承担项目任务的科室、人员和职责,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内部管理规则。
(二)负责安排人员培训,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三)完成对项目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等工作。
(四)收集填报项目数据信息,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提供项目简报交流信息。
(五)协助开展项目督导、复查和质量控制。
(六)参与项目经验交流等活动。
第二章 计划和实施
一、制订计划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对项目的要求和本工作规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年度项目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年度项目工作目标、任务内容、机构分工、预期成果、考核评价方法与时间安排。当年所有项目工作自财政部资金和任务要求文件下发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二、确定项目县(区、市、团场)和选择承担任务的医疗机构
(一)确定项目县的原则和要求。
1. 当地政府重视,有一定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基础,能提供配套经费的地区优先考虑。
2. 口腔医疗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口腔医疗机构和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服务能力能适应项目需要。
3. 项目实施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能保证项目工作持续开展。
4. 对适龄儿童能基本作到全覆盖。
5. 确定项目县(区、市、团场)后,填写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县(区、市、团场)备案表(附件2),报国家项目办备案。
6. 对出现质量不达标、未按期完成任务的项目县,先进行整改。连续两年仍不能改进的,应取消项目县资格。
(二)选择医疗机构的原则和要求。
1. 领导支持,态度积极,愿意承担项目工作。
2. 有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口腔科医生,能提供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等规范服务,确保医疗安全。
3. 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分布范围,能够满足儿童就近就医的需要。
4. 有条件的地区要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有一定口腔疾病防治服务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应当作为优先选择对象,同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
三、确定服务对象
(一)年龄要求。
项目活动目标人群为7-9岁儿童,以8岁儿童为主。
(二)窝沟封闭适宜人群的筛选。
通过口腔健康检查,按适应证标准筛选出窝沟封闭适宜人群,并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由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医疗机构提供免费窝沟封闭。
(三)窝沟封闭适应症。
1. 项目提供对适宜目标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
2. 牙冠已完全萌出达咬合平面或牙冠窝沟点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未发生龋齿。
3. 咬合面、颊面及舌腭面的窝沟点隙深,特别是有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的窝沟(包括可疑龋)。
4. 对侧同名牙已经患龋或者有患龋倾向。
四、人员培训
(一)目的。
规范项目服务流程和标准,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口腔疾病防治人员项目执行能力和防治水平。
(二)对象。
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育部门相关人员。
(三)主要内容。
1. 项目目的、意义和工作规范等管理要求。
2. 项目宣传发动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3. 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的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
4. 项目数据收集和管理等。
(四)培训形式。
1. 国家负责对项目省骨干的培训。
2. 对项目县培训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形式可以由省级培训项目县骨干,项目县负责对本地所有项目人员的培训,或省级直接培训县级所有人员。
3. 对能力较弱的项目县,要求省级采取“一竿子到底”的培训形式,直接培训到项目县所有参加项目的人员。
(五)有关要求。
1. 提供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口腔执业医师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同时还需接受项目培训。
2. 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均须接受培训。项目办要将培训的相关文件材料妥善存档备查,如培训通知、培训人员名单和签到表、教案、讲课幻灯、照片、考核结果等。
3. 培训后由培训单位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合格证书,方可参与项目工作。
4. 窝沟封闭技术培训部分,按《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窝沟封闭培训指南》(附件3)要求,安排培训程序和内容。
五、宣传发动和健康教育
(一)建立协调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项目办要积极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协调,建立项目协调机制,可采用联合发文、与学校签定协议书、班主任负责制、建立奖惩机制等办法,共同制定学校中项目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工作。
(二)内容形式。
1. 对象:宣传对象包括大众人群、学校儿童、家长和学校老师。
2. 内容:以《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卫办疾控发〔2009〕141号)为依据,围绕项目内容,重点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知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服务信息、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等措施的作用和好处等。提高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营造全社会关注口腔卫生和儿童口腔健康的社会支持氛围。通过宣传,动员引导适龄儿童家长自觉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参加窝沟封闭,鼓励患有龋病的儿童及早接受充填治疗。具体宣传要点参见附件4。
3. 形式:宣传形式可采取广播电视播放公益广告、制作专题节目、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展板、举办口腔卫生讲座以及其他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全国爱牙日”、“六一儿童节”等宣传日和节假日掀起宣传高潮。各地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多频次,每年针对大众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3次,形式不少于5种。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安排专门时间,开展面对面专题宣传教育,并与项目其他措施做好衔接,逐步探索建立学校口腔健康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4. 有关要求。
(1)对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项目县,省级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要给予重点技术支持,可制作本省(区、市)统一的项目宣传教育提纲、讲座幻灯模板等材料,提供项目点在开展学校儿童、家长和老师的健康活动中使用。
(2)国家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对各地宣传教育工作给予技术支持,提供口腔健康教育的要点、展板电子版、幻灯模板等工具材料供各地参考使用。
(3)注重对宣传教育的效果评价。各项目县要定期抽查重点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需求和知晓情况,及时改进宣传教育工作方式和了解宣传效果。
六、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
(一)知情同意。
对适龄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和提供窝沟封闭措施前,要将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的意义、作用和做法等关键信息,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征得家长同意并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
(二)实施和登记。
按照卫生部相关临床服务规范,以及《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9〕15号)的要求,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和进行窝沟封闭操作,根据《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登记表》及填表说明(附件5,以下简称登记表)要求,填写登记表并备案。
(三)有关要求。
1. 提供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必须是经过项目培训的口腔执业医师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放省级项目办备案。
2. 对实施窝沟封闭后的儿童,建议其3个月后复查,如果发现脱落,要对其重新封闭。对经过口腔健康检查后非窝沟封闭适应证儿童,要做好解释工作。
3. 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操作后,要以书面形式(附件6)向家长反馈检查结果及封闭情况,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口腔问题的儿童,积极建议家长及早接受治疗。
4. 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操作规范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章 信息管理
一、数据收集和录入
(一)内容。
国家建立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网络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各地对每个儿童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后,填写登记表(附件5),并录入到项目网络数据中心(附件7)。
(二)录入和要求。
1. 项目按年度工作进行数据收集和录入。各省(区、市)负责本省(区、市)数据中心的管理,各项目县或其指定单位负责本地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和复查数据的录入工作。
2. 要求每月7号前完成上月数据和有关信息的输入。数据中心的项目信息将作为各地项目执行进度的依据。
3. 各地要认真组织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录入、备案、整理等工作,要求登记表记录准确完整,表格逻辑错误、漏项等错误率不超过5%。数据录入要求及时完整、无缺项,无漏报或重复上报。
二、变更备案
各省(区、市)如果对省级项目办公室挂靠单位和主要人员进行调整后,要及时填写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省级项目办公室变更情况表(附件8),并报送国家项目办备案。
三、材料报送
(一)项目简报。
要求各省(区、市)不定期将项目进展情况、经验和好的做法、先进事例等信息报送国家项目办。每年不少于4期。国家项目办每季度编印项目简报,提供给各省(区、市)和项目县交流参考。各省(区、市)项目简报内容提纲见附件9。
(二)项目季报和年度总结。
各省要在每季度末填写项目进度表(附件10)并报送国家项目办,项目结束后完成年度总结(附件11、12),报卫生部疾控局。
第四章 督导评估
一、项目督导
(一)组织。
卫生部疾控局每年组织对部分项目省(区、市)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各省(区、市)和项目县(市、区、团场)卫生行政部门分别组织对辖区所有项目县(市、区、团场)和承担项目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督导组由卫生行政部门、项目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
(二)频次和要求。
1. 频次:项目实施中,要及早、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省级督导组督导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其中至少一次要采用座谈、现场考察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项目县(区、市、团场)不存在较严重问题并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另一次可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县级督导组要采用座谈、现场考察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督导次数每年不少于3次。
2. 痕迹管理要求:每次督导要以照片等形式如实记录、填写抽查表格、形成督导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并存档备查。及时将督导结果反馈各项目县(市、区、团场)和各承担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限期整改。
(三)内容和方法。
包括项目管理和服务提供两个方面,重点是项目规范化管理、承担项目操作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窝沟封闭质量、消毒隔离等方面。具体内容、方法和指标见表1。
表1 项目主要督导内容、方法及指标
内容
方法
指标
项目管理
1. 是否及时启动项目工作
2. 是否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工作
3.是否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就医的要求选择承担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
4.是否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建立项目工作机制
5.是否严格组织人员培训
检查相关文件、现场工作照片、承担项目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和布局、培训计划、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及考核结果、工作进度报告等
定性描述
健康教育和宣传发动情况
随机抽取不少于总封闭人数1%的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刷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刷牙率不低于70%
1.对上次督导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
2.经费使用情况
3.对承担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督导情况
4.工作进度情况(主要包括方案制定、医疗机构选择、健康教育,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完成情况)
5.数据中心使用情况
检查相关文件、督导报告、现场工作照片等
已完成窝沟封闭数量占计划完成数量的百分比
数据录入完成数量占已完成工作数量的百分比
定性描述
不低于90%
不低于85%
服务提供(应至少抽查一个承担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
操作人员是否为参加过项目培训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检查所有参加操作医师资格证书备案情况及培训合格证书
培训率应达到100%,资格证书持有率应达到100%
所有接受检查儿童的登记是否完整、准确
现场检查项目登记表
项目登记表差错率应低于5%
服务态度
是否在明显位置设立导诊标志,以方便群众查找
有/无
是否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开展窝沟封闭
现场检查是否有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填写率应达100%
1.是否按照消毒隔离要求操作
2.操作程序是否符合《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现场考察操作者对窝沟封闭操作技术掌握情况,重点考察口腔检查技术、窝沟封闭适应证的掌握、窝沟封闭材料的选择、隔湿效果、颊/舌侧沟是否封闭等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步骤
合格/不合格
窝沟封闭质量
随机抽取接受窝沟封闭3个月以上的儿童,对封闭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省级总抽查人数不少于总封闭人数的1%,县级总抽查人数不少于总封闭人数的20%
封闭完好率不低于85%
(四)有关要求。
项目进度和质量是对项目的重要评价内容。抽查封闭质量不合格者应当由开展封闭的单位进行再封闭。在规定的时间内窝沟封闭完成占总任务量90%以上和完好率在85%以上的项目县(市、区、团场)按完成数量划拨经费,对不达标的,应当不予拨款,并取消第二年的项目资格。
二、项目评估
卫生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制订项目效果评估指标和实施方案,适时对全国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财政部和卫生部年度工作任务表中对项目提出的目标和考核指标要求,结合督导内容和指标,确定本辖区的项目考核评估指标和方案,逐年进行检查评估,并将年度评估结果报卫生部疾控局。
第五章 经费管理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对项目省(区、市)的宣传发动、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窝沟封闭、质量复查、数据汇总等给予补助。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对完成项目内容不足的经费提供相关配套资金。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卫生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年度资金使用情况(附件13)应当连同年度项目总结一并报卫生部。
附件:1.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2. 年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县(区、市、团场)备案表
3.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窝沟封闭培训指南
4.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宣传要点
5.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登记表(略)
6.结果通知书
7.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网络数据使用要求
8.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省级项目办公室变更情况表
9.项目工作简报内容提纲
10.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进度表
11.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总结提纲
12. 年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
13. 年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经费情况统计表
附件1: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一、国家项目办成员名单
主 任
王 渤
中华口腔医学会
秘书长
副主任
刘雪楠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研究员
成 员
司 燕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
刘 敏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治医师
石一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医师
二、国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
胡德渝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授
副组长
王伟健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持日常工作)
教授
韩永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副主任医师
成 员
程 敏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林居红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郑树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任医师
黄瑞哲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王文辉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教授
荣文笙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教授
江 汉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任医师
附件2 年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县(区、市、团场)备案表
县(区、市、团场)名称



是否为前一年项目的县(区、市、团场)



8岁儿童总数(人)



有条件承担项目的医疗机构数(家)及其具有执业(助理)口腔医师的人数(人)



当地卫生行政部分及项目管理承担单位是否有积极性



具有的优势(相关部门协调、项目管理经验、口腔服务网络情况)



拟接受的窝沟封闭任务牙数(颗)



省级项目办意见和省级卫生厅(局)意见



附件3: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窝沟封闭培训指南
窝沟封闭防龋效果主要取决于封闭过程中操作的质量。因此,对窝沟封闭操作的培训非常重要,各项目省份在开展项目前应组织对项目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窝沟封闭操作技术的要点,提高封闭质量。
一、培训目的
(一)掌握窝沟封闭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窝沟封闭的正确操作方法。
(三)熟练掌握填写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登记表的正确方法。
二、培训材料、设备
(一)培训教材:《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DVD(卫生部疾控局制发)、《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9〕15号)。
(二)培训教案及培训讲稿。
(三)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登记表及填写说明。
(四)培训设备:仿头模或牙科综合治疗台。
(五)材料:离体无龋上/下颌磨牙(或人工磨牙)各一颗/人;封闭材料和器械包括窝沟封闭剂、酸蚀剂、口镜、探针、镊子、低速手机、清洁用小毛刷、三用枪、无油空气压缩机、吸唾装置、适量棉卷或棉球、涂布封闭剂的小毛刷、咬合纸、高速手机和钻针,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需要配备光固化灯。
三、培训课时
窝沟封闭理论课 2课时
表格填写方法 2课时
窝沟封闭实习操作 4课时
四、培训内容
(一)窝沟封闭理论。
窝沟封闭适应证、操作步骤和方法、常见问题及对策。
(二)表格填写方法。
教师详细讲解表格的结构、代码说明和填写说明,除了咬合面的窝沟检查和记录外,重点要检查和记录上颌磨牙(16、26)的舌(腭)侧沟、下颌磨牙(36、46)的颊侧沟。
要求:演示典型的窝沟照片(PPT),通过现场检查和填写,使学员掌握表格填写方法和要点。
(三)窝沟封闭实习操作。
1.操作步骤
(1)清洁牙面:
正确操作方法:在低速手机上装上小毛刷,彻底清洁准备封闭的牙面窝沟部位,然后用水枪充分冲洗。
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强调必须用机用小毛刷配合三用枪进行牙面窝沟的清洁,单独使用三用枪达不到清洁效果;其次不能忽视上颌磨牙舌(腭)沟和下颌磨牙颊沟的清洁;如果有的窝沟在机用小毛刷清洁后仍有软垢存留,可用探针配合三用枪清洁。
(2)酸蚀:
正确操作方法:清洁牙面后即用棉卷隔湿,将牙面吹干并保持干燥。用小毛刷或小棉球蘸适量酸蚀剂涂在要封闭的牙面窝沟部位,不要反复涂擦,酸蚀面积一般为牙尖斜面的2/3。常规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酸蚀时间为20-30秒(不同产品的酸蚀时间可能有差异,需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酸蚀后用水枪冲洗牙面10~15秒,确保将残余酸蚀剂冲洗干净。边冲洗边用吸唾器吸干冲洗液,切忌让患者自行吐出冲洗液,以免酸蚀牙面被唾液污染。
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酸蚀剂涂的面积过大可能腐蚀牙龈;另外,还应注意隔湿,防止舌体运动碰及酸蚀剂导致的腐蚀;下颌磨牙的颊沟、上颌磨牙的舌(腭)沟要酸蚀到,不要遗漏;无论上磨牙,还是下磨牙,视野不是十分清楚时应配合口镜的使用,避免遗漏牙面窝沟的酸蚀。
(3)干燥:
正确操作方法为,冲洗酸蚀液后,立即再次用棉卷隔湿并吹干牙面,吹干后的牙面应呈白垩状外观,如果酸蚀后牙面无此现象,说明酸蚀程度不够,应重新酸蚀。操作中要确保酸蚀牙面不被唾液污染,如果发生唾液污染,应再冲洗牙面,彻底干燥后重复酸蚀步骤。
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三用枪可能有油和水污染。干燥前先试一下三用枪,确保气枪仅有压缩空气时再进行吹干牙面,防止水油气混合影响干燥效果;当干燥上磨牙窝沟时,控制气枪,使气流不要太大,以免溅起唾液污染牙面;干燥过程中如果唾液分泌太多,可以同时配合吸唾器的使用。
(4)涂布封闭剂:
正确操作方法:用小毛刷或专用器械,蘸取适量封闭剂涂布在干燥的牙面上。要使封闭剂充分渗入窝沟点隙中,可用小毛刷或探针引导,注意封闭后的窝沟点隙中不能留有气泡。
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 涂布封闭剂前,应确认牙面处于干燥状态;封闭剂不要涂的太多,以免形成咬合高点,导致封闭剂折裂过早脱落;封闭剂应涂在窝沟处,尖嵴不要涂布,以免影响咬合;涂布过程中应避免气泡产生,可用小毛刷或探针排除气泡。
(5)固化:
正确操作方法:光固化封闭剂涂布后,立即用光固化灯照射。照射时尽量靠近,但不能接触牙面。照射时间要根据采用的产品类型与可见光源性能决定,一般为20~40秒。采用自凝固化封闭剂时,每次封闭前要取等量A、B组分调拌混匀。通常调拌10~15秒。调拌时要避免产生气泡。自凝封闭剂固化时间一般为1分钟。调拌涂布要掌握好时机,在初凝阶段前完成。涂布后不要再污染和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