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帮助盗窃,最新未成年人盗窃怎么判刑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7 04:55:39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一宗用最强大脑盗窃的刑事纠纷案件因为涉及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引发了网民们的激烈讨论,未成年犯罪应该处罚?接下来由的北京盗窃罪刑事律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最强大脑帮助盗窃,最新未成年人盗窃怎么判刑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最强大脑帮助盗窃,最新未成年人盗窃怎么判刑

【事件经过】

用最强大脑盗窃,最强大脑不仅帮助警察能破案,也能帮助小偷用最强大脑盗窃,最强大脑到底是有力还有有弊?最强大脑该何去何从?最近一起用最强大脑盗窃的事件,民警赞叹,这小偷绝对算是“最强大脑”,但他却将自己的天赋用到了歪路上。

十多把钥匙和锁的对应关系,短短一分钟内就完全记住。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人想起了“最强大脑”。南京一16岁少年有着这样的本事却没有用到正道上,而是用来偷东西。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记住了商场手机柜台和钥匙的对应关系,一夜间卷走9部苹果手机和1块苹果手表。销赃获得4万多元后,短短几天便挥霍一空。

法律解读】

按照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996年刑法修订后,不满16周岁的人,不再成为盗窃罪的主体。刑法规定将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为已满16周岁,故在这之前的盗窃行为,无论数额多大均不应定罪。如果未成年人在满16周岁前后,均实施盗窃行为,也仅应对其年满16周岁后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不应把年满16周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一并作为犯罪追究。

同时,对于未成年人多次盗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其16周岁以前实施的盗窃行为不应计入“多次”。

在对未成年人具体量刑时,要根据其犯罪性质、情节,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或者惯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犯罪后有无悔改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情况,决定对其适用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以及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幅度,使判处的刑罚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改过自新及健康成长。

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罪,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依法从轻处罚的,应当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相对较短的刑期;依法减轻处罚的,按《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刑法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盗窃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公私财物虽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应当”的含义是法定指令性,“减轻”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从轻”是在法定刑以内轻判。同时应注意到对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适用死刑,包括不能适用死缓。

未成年人犯罪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的,其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