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刑侦剧《狂飙》的宣传效果及经验总结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7 00:45:28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指导拍摄的反黑刑侦局《狂飙》自1月14日开播以来,热度一路“狂飙”,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爆剧。在2月1日该剧顺利收官后,网络舆论场中的讨论热度依然不减,衍生话题持续出现。法治网舆情中心立足《狂飙》播出后的传播情况及舆论反响,多角度解析该剧爆火的原因,并总结政法剧的宣传及舆论引导相关经验,供有关部门参考。

反黑刑侦剧《狂飙》的宣传效果及经验总结

传播情况及舆论反响

据酷云数据统计,截至2月23日,《狂飙》全端播放量约50亿,单日全端播放量突破3亿,集均播放过亿,位居2022—2023年的榜首。高开“飚”走的态势在两大首播平台上也充分体现,酷云收视率显示,《狂飙》全剧集收视率平均达2.08,峰值高达3.99,拿下近九年CCTV8黄金剧场收视冠军。此外,《狂飙》还打破了爱奇艺过往剧集热度值的历史最高纪录,助力爱奇艺冲上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榜首。该剧不仅热度成功打破天花板,在全平台也表现“出圈”:豆瓣评分8.5,评分人数近70万;抖音“#狂飙”内容播放量约550亿,并连续多期位居抖音剧集榜榜首;结局播出当日相关百度搜索指数达198.4万,为近两年来百度相关指数峰值榜首。另据“酷云互动”统计,自《狂飙》开播至收官,全网累计上榜热搜话题超2828个,其中累计TOP1次数401次,成为当之无愧的开年爆剧。

热度一路狂飙的同时,该剧也收获一众好评。一方面,观众对剧作内容、节奏、演员演绎等表示高度认可,剧集塑造的“认定理想,倔强较真”的刑警安欣以及由“卖鱼佬”变身“黑道大哥”的反派人物高启强等人物角色成功引发网民热议。另一方面,电视剧所传递的法治价值与社会价值也获得肯定。如央视、光明网等媒体赞《狂飙》为“法治题材剧的全新范本”;围绕剧中涉法问题,“@人民法院报”等法治媒体借机展开普法释法;《中国新闻周刊》《南方日报》等媒体认为,《狂飙》演绎的20年社会变迁,正邪较量间变化的方方面面,恰是时代变化的切面和注脚,其对扫黑除恶教育整顿工作的深度呈现,更让网民体会到“打伞破网”工作的不易以及中央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坚定决心。

舆情解析

《狂飙》突出重围成为现象级爆款,除了剧集本身质量高之外,后续宣发、媒体报道、网民自发宣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助力。

1.剧情角色引发热议 优质内容广受好评

精心打磨的优质内容是影视剧作品出圈的决定性因素,《狂飙》也不例外。作为一部法治题材剧,《狂飙》精准避开盲目鼓吹正能量的“高级红”“低级黑”雷区,兼具广度、深度和力度,通过2000年、2006年以及2021年这三幕剧的叙事结构以及正邪较量的剧情主线,成功展现了20年的时代变迁,既是黑恶势力崛起的“编年史”,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回忆录。而在人物塑造方面,主创团队系统性地对不公平的分配、权力腐败等黑恶势力产生的土壤进行了反思,将人性的复杂呈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而主演人员的精湛演技则让剧中人物更加鲜活立体,有血有肉,尤其是反派人物高启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饰演者张颂文不露痕迹的演技更是让观众直呼“建议查查,不像演的”。在节奏呈现方面,草蛇灰线的编排反转不断,高能剧情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同时剧中适当穿插搞笑情节,被观众戏称“全员喜剧人”,与紧张骇人的黑恶势力情节及严肃的扫黑内容形成互补,大大增强了剧集的可看性。高水平的剧情、人物、节奏、演员演技等共同筑成了高质量的内容,也是《狂飙》爆火的根本原因。

2. 剧方主创花式宣发 推动剧集热度发酵

互联网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然不适用,优质内容也需要宣传甚至是营销来打开知名度,《狂飙》得以引发全网关注也与后期宣发紧密相关。从官方宣传可以发现,官方发布阵地主要在抖音和微博,发布内容基本围绕剧情和人物展开,包括实时的剧情剪辑、解读演员演技等内容,借助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形式,充分迎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以精彩的片段为电视剧进行引流。同时,相关演职人员通过个人抖音、微博等平台账号结合剧情进展进行同步宣传。例如,高启强扮演者张颂文坚持本人进行微博互动,获得不少好感,诸如“#张颂文回复与高启强重名网友评论#”“#张颂文说这个胖头鱼是谁#”等互动内容甚至登上微博热搜榜。此外,剧组在电视剧播出期间也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演员直播等途径不断帮助观众强化对角色和剧情的印象。如在1月30日电视剧的尾声阶段,剧中多名反派角色的扮演者集体直播连线为角色道歉,微博上形成话题“#狂飙反派云道歉会#”,吸引大量网民围观热议,不仅增加剧情讨论度,也推动相关热度持续走高。

3. 媒体深挖幕后细节 助力议题横向扩展

在当前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狂飙》电视剧背后传递出的价值理念与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高度一致,主流媒体也纷纷介入报道,充分发挥该剧集的价值引领作用。如《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等充分肯定《狂飙》对“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的大背景的呈现,并呼吁打造高素质政法铁军。此外,多家主流媒体围绕主创团队幕后创作、人物原型等细节内容展开挖掘。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访《狂飙》制片人徐泰、导演徐纪周、角色高启强扮演者张颂文、角色孟德海扮演者张志坚等创作人员,将演员的设计巧思、剧集叙事方式、人物塑造思考等内容进行全面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发布导演徐纪周自述,深入讲述扫黑除恶类剧目的创作和演绎特点,并表示剧中原型都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案例,如高启强原型参考黑龙江“李氏三兄弟案”、辽宁“徐长元案”和广东“曾仕权案”等。主流媒体对创作细节的挖掘,促使议题实现横向扩展,相关案件也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引发舆论对法治议题以及常态化扫黑除恶的讨论和期待。

4. 全民造梗引发狂欢 自发宣传加速破圈

《狂飙》的跨平台、跨圈层热播,使得各平台网民进入高度活跃状态。网民自发玩梗,掀起一场又一场互联网“造梗”狂欢。“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咖啡不用冲,迟早会成功”“什么档次,和我用一样的电视”“干嚼咖啡不加糖,我是建工高启强”“开车下山不减速,莽村有田你记住”等一系列剧情“流行梗”层出不穷,实现“病毒式”传播。同时,网民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电视剧人物和剧情进行二次创作。如有人由“启强卖鱼”联想到“华强买瓜”,将该剧高启强与另一电视剧中“黑老大”刘华强进行对比,制作恶搞视频;有人围绕剧情和人物进行漫画“二创”、制作表情包;B站中,“读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狂飙教父版以父之名”“徐江电音RAP”“疯言疯语高启盛”等“二创”视频层出不穷,不少视频播放量甚至高达数百万,登上B站每周必看榜单。这种互联网“造梗狂欢”让观众争当“自来水”,自发宣传、主动安利,吸引了“圈外人”对于话题的关心,最终在互动中实现信息的裂变式增长,助力《狂飙》破圈传播。

舆情点评

同样是现象级的热播剧,《狂飙》与之前的《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等同类型题材的区别在于,这是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传递出党中央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以及对政法系统内“蛀虫”深恶痛绝、刮骨疗毒的鲜明态度。该剧热播后,各地政法机关顺势而为开展宣传,取得良好的舆论效果。

1.巧妙借力宣传 避免踏入“雷区”

政法剧除了剧集本身内容能够让观众了解到政法工作之外,其受众的广泛性也为政法机关提供宣传契机。在《狂飙》播出期间,多个政法机关积极联系本系统工作开展正面宣传,如多地政法队伍组织党员干部集体观看《狂飙》,济宁市委政法委还以《狂飙》为例研讨如何做好政法宣传等。“@中国长安网”则抓住刑警安欣这一代表正派的灵魂人物,开展全国优秀政法干警事迹宣传,如结合安欣胳膊被钢筋刺穿这一情节,讲述时任安徽淮南独臂所长鲍志斌、武汉新洲区民警唐超为抓嫌犯手臂两处骨折等事迹;围绕安欣一头白发的形象,集纳式总结全国各地“白发民警”,讲述他们的从警故事。此外,在剧集收官之日,“@中国长安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类似安欣的干警在政法战线上比比皆是,引发网民点赞致敬。由此可见,政法机关需打破宣传思维定式,巧妙借助政法剧热播等契机开展宣传工作,但同时也需注意保持官方调性,避免踏入用词不当、过度“玩梗”等消解官方权威性的“雷区”。

2. 加强网络巡视 排查舆情风险

由于政法剧演绎内容与政法工作息息相关,观众极有可能将剧中情节关联具体政法单位的负面事件,使其卷入舆论旋涡。而热门政法剧更是面临着舆论的强审视,相关争议往往会更多。《狂飙》在播出期间,争议性内容也持续曝光。如网传《狂飙》片头疑似抄袭等均让《狂飙》剧组陷入把关不严的质疑。而剧中人物钟阿四扮演者含笑曾吸毒和被处罚的信息更是受到重点关注。该信息曝光后,大量网民深挖其吸毒细节,如含笑曾于“2009年因吸毒被拘留12天”“禁毒3年后被评选为‘北京市禁毒形象大使’”等信息再次进入公众视线,部分网民追问有关禁毒部门评选工作是否存在程序不当问题,舆论场更是围绕吸毒人员能否再次进入公众视线而展开争论,直至剧方发表声明,表示删除该演员涉及片段后,舆情才逐渐平息。这提示政法机关在借助政法剧进行宣传的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巡查,及时排查涉政法机关的舆情风险,避免波及自身。

3. 关注舆论反馈 适时加强引导

与普通剧目不同的是,政法剧具有一定专业性,往往会涉及多方面法治议题,背后也蕴含着更深刻的价值观念,对观众的法律认知、法治思想以及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需格外关注网民认知观念方面的反馈。《狂飙》的底层叙事逻辑获得网民普遍认可,角色魅力催生观众移情心理,但是部分网民与剧中反派人物高启强产生强烈共情,一方面认为其并不是纯粹的坏人,是社会不公平等深层原因推着他步入歧途,另一方面,网络“造梗”的狂欢也影响了人们对剧中人物是非对错的评判,消解了反派角色恶的一面,造成“美化黑恶势力”的误读。这种戏谑化、娱乐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宣传效果,不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因此,相关部门还需密切追踪政法剧舆论反响,及时加以引导和纠偏。如针对部分网民“过度共情反面角色”这一现象,政法机关可加强正面宣传对冲,通过揭露现实中不法分子的恶劣行径,令公众看清违法犯罪所造成的恶劣后果,避免舆论持续走偏。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