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16岁少年偷偷参军,18年后成副司令返乡,遭亲母询问:你找谁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7 00:37:49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1947年,我军抵御了国民党部队的重兵围剿之后,开始展开战略反攻,刘邓带领的中野也在这年成功挺进大别山,改变了战斗的局势。

中野三纵的副司令员郑国仲打算抽出一天时间前往黄安县的七里坪郑家塘。

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郑国仲为何要前往这个穷乡僻壤?

原来这里是郑国仲的老家,他此行前去,就是为了看看阔别十八年的家人。

离家近二十载,郑家塘有了很大的变化,郑国仲已经认不得家里的路,凭借着二十年前模糊的记忆,郑国仲往前走了很久。

一段距离后,郑国仲发现了一座老旧的房子,房子前面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衣着简陋,正是他的亲生母亲。

可是双方分别十八年,早已不相识,所以当老妇人看到郑国仲后,却疑惑的询问:长官你找谁?

那么,这十八年来郑国仲经历了什么?在双方都没认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他们又是否会就此错过?

离家,参军

郑国仲出生于1913年,老家在黄安县的郑家塘,这里出了名的贫穷,郑国仲家也毫不例外地条件差,一家四口只有一亩地。

由于条件所限,郑国仲小时候并没有读书的机会,而是帮助父母干农活,随后为了补贴家用,郑国仲还学习了裁缝手艺。

在那个战乱贫瘠的年代,整个黄安也没几件衣服可以拿给郑国仲做的,因此这门手艺并不能给郑国仲带来多少收入,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差。

郑国仲十四岁那一年,家乡黄安爆发黄麻起义,大家纷纷拿起武器参加工农武装,革命的火种也点燃了黄麻地区,更点燃了郑国仲的内心。

由于年纪尚小,加上父母担心,所以郑国仲在这一年并不能参加红军,但他心中早已决定,长大后一定要加入革命队伍。

两年后,十六岁的郑国仲又一次等到了红军,听闻红军正在招人,郑国仲等不及和父母商量,扔下手中的锄头,对着家里的方向磕了个头,便赶往红军驻扎处。

不出意料,郑国仲顺利加入了红军队伍,并且凭借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表现,以及他坚定的政治立场,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进入红军后,郑国仲跟随红四方面军一同抵御国民党部队的围剿,在途中,郑国仲有勇有谋,这个年轻的战士很快受到了首长们的青睐。

几年时间里,郑国仲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渐升为排长,营长和团长,最终成功走完了万里长征,抵达陕北。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郑国仲以八路军一二九师营长的身份开始了抗击日寇的战斗。

一二九师由郑国仲在红四方面军时的老首长徐向前率领,前期主要奋战在太行山一带,给附近的日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文献中没有太多关于郑国仲的记载,但是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仍了解到他参与的战斗有多么凶险,其中一战便是响堂铺伏击战。

1938年,日军开始集结兵力围攻一二九师部队,即“九路围攻”,这其中,邯长公路是日军运送物资的主要路线。

一二九师召开了军事会议后,决定在邯长公路伏击日军,捣毁敌方兵力,补充我方资源。

陈锡联当时任团长,他立即召集了包括郑国仲在内的多位营长,告知了这一计划。郑国仲作为三营营长,平时积极作战,于是便想要为自己部队争取到这次行动的机会。

陈锡联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郑,这次由徐师长亲自指挥,是一场大仗,各个部队配合行动。郑国仲更加兴奋了,既然是大战,那么就能歼灭更多日本鬼子。

郑国仲立即回到部队动员,看到不少士兵手中的长毛和红缨枪,郑国仲不免有些心酸,他对士兵们说这一仗打完后,大家都能换新枪了!大家皆是激动地跃跃欲试。

以前都是日本鬼子“送”炮弹给我们,今天要让他们送物资给我们!郑国仲鼓励大家:我们的口号就是,红缨枪换三八式,大刀换成歪把子,要是换不成,我们就不回来了!

郑国仲还和陈锡联共同穿着便衣,前往邯长公路观察地形,郑国仲经历过了许多战争,看到这里的地形地势,就知道,这里是日军天然的“坟墓”。

入夜,郑国仲的部队被安排在响堂铺一带,他们早早便伏击在道路两旁,期待着日本鬼子上钩。

那时正是三月份,夜晚刺骨的寒风,却没能影响到战士们炽热的心分毫。

终于,日本人的汽车出现在了郑国仲等人的眼前,但是只有十几辆,和情报中的一百多辆相差甚远!

个别士兵有些坐不住了:怎么才这么一点?又等了几个小时,依旧没能看到日军的汽车大队,是不是上级弄错情报了?

郑国仲心中也十分疑惑,但是他知道自己作为营长要安抚好战士们情绪,他说钓鱼要沉得住气,我们要相信首长们的安排。

直到第二天拂晓,大片的日军汽车终于是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当中,郑国仲立即下令:将南面高地占领!

一时间,埋伏好的八路军们纷纷冲了出来,日军见这架势,瞬间乱为一团。毫无疑问,八路军战士们最终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大批物资。

看着手下士兵们的红缨枪果真都换成了三八式,郑国仲开心极了。

突围,重返

在多年的抗战中,让郑国仲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战,恐怕是那次掩护彭德怀突围的南艾铺突围战。

自从一九四一年开始,由于八路军在太行山的部队多次阻击日军,愤怒不已的日军派遣重兵,即岗村宁次亲自指挥的“铁壁合围”。

由于敌军多次的袭击和强攻,导致八路军损失惨重,就连当时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也不得不考虑转移了。

彼时的郑国仲已是七六九团团长,而陈锡联则是作为旅长。陈锡联找到郑国仲,交代他:我们会往麻田方向撤退,你带领你的部队往南艾铺转移进行游击。

若是简单的转移游击,郑国仲一定会信心满满,但是陈锡联还交代给了他两个重要任务:

第一个任务便是携带几门山炮,这些山炮是战士们用命保下来的装备,十分珍贵,但是非常笨重,需要用骡子驮,在转移路上会成为累赘。

第二个任务则是保护彭总,因为彭总的部队也在南艾铺附近,若是遇到,一定要保证彭总的生命安全。

郑国仲感到身上责任重大,但仍旧坚定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回到部队后,郑国仲立即带领部队进行转移,虽说是一个团,但其实只剩下了一营和团直属机关,以及陈锡联交代给他的山炮连。

由于郑国仲的小心谨慎,第二天清晨,他便率领部队抵达了南艾铺。

南艾铺早已没了多少人烟,少有的几个乡亲自发为郑国仲部做起了哨兵,郑国仲也连忙将仅剩的一点兵力布置在周围,实时警戒。

不一会儿,郑国仲收到消息,总部机关抵达了南艾铺。郑国仲赶忙出去迎接,看到了带头的左权和罗瑞卿两位首长。

左权握了握郑国仲的手,随后入屋和郑国仲交换情报,并表示彭总已在附近,估计下午抵达,到时候你们要掩护彭总突围。

交代完后,左权,罗瑞卿两位首长便带队离开,打算进行突围。

下午,彭总抵达了南艾铺,见了郑国仲之后亲切地说:郑国仲同志,你辛苦了!郑国仲连忙安排彭总前往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休息。

之后,郑国仲收到了消息:日军从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方向围攻过来!

郑国仲此时手中兵力本就不足,而彭总的部队多是携带着中央机关重要文件,不易作战,郑国仲心中毅然决定:立即实施突围。

通知了彭总后,彭德怀也对这个决定表示了肯定,他骑上了枣红马,勉励战士们:不畏敌军,勇敢突围!

途中,郑国仲深感山炮的沉重,于是想了个办法将山炮留在附近的草丛里,之后有机会再来取回。

这一决策十分重要,部队的机动性也因此得以提升,而在未来的“五月大扫荡”之后,这些山炮也被我军顺利找回。

一路上,郑国仲的策略都是避战,多次和敌军的大部队擦肩而过,顶着敌人的炮火,成功掩护彭总到达了黄漳一带,而这里有着八路军的部队。

终于能够歇了口气,有人递了一碗水给彭总,彭总喝了一口后又递给了郑国仲,郑国仲心中感动无比。

可惜随后一个噩耗传来:左权首长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想起上午还在和自己交流的左权,郑国仲顿感悲凉。

郑国仲顺利地掩护彭总完成了南艾铺的突围,最终彭总也成功前往太岳山地区,日本人的合围计划宣布破产。

多年抗战中,像响堂铺伏击战和南艾铺突围战这样的战斗并不少,郑国仲都有着优异表现,而日寇也终于在无数个诸如郑国仲这般英勇战士们的奋斗下,战败投降。

解放战争开始后,解放军初期可谓是一直遭受着国民党的重兵猛攻,由于中共领导的英明领导,解放军成功顶住攻势,并开始了战略反攻。

1947年,刘邓大军顺利挺进大别山,而这一年,也是郑国仲离家的第十八年了,那个昔日偷偷参军的十六岁小子,如今已成为了三纵副司令。

郑国仲知道,大战即将展开,他想在此之前,前去家乡看望一下分别了近二十年的父母和家人。

顺着记忆里的路线,郑国仲一路来到了黄安县七里坪郑家塘,并且见到了早已满头白发的父母。

可惜在近二十载的时间后,双方竟已不认得对方,白发老母更是询问这位出现在面前的解放军军官:你找谁?

郑国仲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老妇人便招呼他进屋休息,郑国仲知道老乡盛情难却,于是打算进去休息片刻,进屋后,他又看到了房子的男主人,同样一头白发。

两位老人对郑国仲非常热情,因为他们的孩子小时候便参加了红军,至今没有消息。

郑国仲开始和二老攀谈起来,他告诉二老这里是自己的家乡,并将小时候的经理和参军的过程详细告知。

没料到的是,听完郑国仲的讲述,两位老人挺直地站了起来,妇人更是激动地流泪:你离开十八年了!

郑国仲这才意识到父母就是眼前人,郑国仲当场跪下,这位硬汉流下了眼泪,有惊喜,有愧疚,也有思念。

郑国仲重重地跪在了地上,给两位老人磕了头。二老和自己分别多年的儿子重逢,也是喜极而泣。

相聚是喜悦的,但是郑国仲并不能停留太久,因为他知道,解放全国的伟业还没有完成。再次和父母告别,郑国仲回到了部队,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

解放,报国

进军中原后,郑国仲负责带领八旅从金家寨防线挺进皖西,一路上百姓们拉着横幅,上面都是“欢迎解放军”,不由得让郑国仲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解放全国做出贡献。

战斗很快打响,同年九月中旬,郑国仲部得知敌人有一个师要经过挂车河地区附近,极具军事嗅觉的郑国仲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打歼灭战的好机会。

郑国仲当即命令手下一个团前往挂车河埋伏,该团团长名叫涂学忠,他收到郑国仲命令后立马便带兵前往。

分别前,郑国仲交代涂学忠:一定不能恋战,减少伤亡,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果然,涂学忠根据郑国仲的指导,一点一点地消耗敌军,立马歼敌一个营,有了战果之后,涂学忠越战越勇,竟然直接命令部队向前追击。

得知这个消息的郑国仲立马致电,让他赶紧撤退,避免被敌人诱敌深入,涂学忠听令带兵归队。

同月下旬,郑国仲又得知国民党八十八师及六十二旅团在附近,这是蒋介石手下的嫡系部队,装备着美式最新武器,能攻能防,是一块硬骨头。

而且,这支六十二旅虽然装备精良,但是行军谨慎,和其他国民党部队完全不同,这就让我军很难用计歼灭。

郑国仲知道,对于这支部队,只能集结兵力全力歼灭,于是致电刘邓首长,请求调集兵力,刘邓也回电道:东敌西调,歼灭分散之敌。

首长的指令和郑国仲的计划不谋而合,郑国仲也打算将敌军往西边引,于是派遣一小支部队吸引敌方火力,成功将其带至张家店地区。

郑国仲找来三个旅长,一同商量歼灭计划。

黄昏到来,九旅率先出击,从南面攻入,七旅和八旅则是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进攻,三路合围,敌军已是待宰羔羊。

在歼灭敌军的同时,郑国仲还交代士兵们一定要保护附近群众,并派了部队灭火,保护了百姓们的生命安全。

战争很快结束,敌军被全歼,八十八师师长张世光还想化妆逃走,被解放军识破。

待到国民党部队的四十六师前来支援时,郑国仲早已率队离去,而这一战,也是郑国仲部来到皖西的首次重大胜利。

此后,郑国仲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解放大西南,然后又抽调士兵前往解放西藏,为解放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郑国仲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知道国家海军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听取了上级的命令,带领十一军前往山东青岛。

这个土生土长的大山人,此时的任务是来到海边组建海军,郑国仲没有半点畏惧,他立马进入海军学校进行学习,恶补海军理论知识。

此后八年时间里,郑国仲都担任青岛海军基地副司令,为我国海军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5年,郑国仲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这是党和国家对郑国仲莫大的肯定和表彰。

等到青岛海军基地建设得差不多了,郑国仲再次接受上级指令,前往辽东湾担任海军司令员,让我国海军力量再添新援。

1992年一月十一日,郑国仲将军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结语

作为平穷乡村里的一个农村人,郑国仲从小便立志投军报国,为了心中大志,宁愿割舍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以至于多年后和父母相见时,双方都不能认出对方。

正所谓没有国哪有家,郑国仲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郑国仲自己的骄傲,是他父母的骄傲,是黄安县城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参考文献:

叶华英.开国将军郑国仲:少年出征中年还 再见双亲互不识[J].档案记忆,2019,No.326(06):25-27.

郑国仲.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J].军事历史,1984,(第1期).

编辑:弗道恩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