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发布水专项“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2个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8 17:41:36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发布水专项“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2个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建科研函[2008]148号)
根据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各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意见,现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与综合示范”、“北方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饮用水区域安全输配技术与示范”、“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珠江下游地区水源调控及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南村镇库泊地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华北县镇地下水联片供水与除氟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2个课题申报指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www.mohurd.gov.cn)、环境保护部网站(www.mep.gov.cn)及水专项官方网站(http://nwpcp.mep.gov.cn)上予以发布,具体申报要求、申报指南内容及有关格式见附件1-附件4。
我部将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申报截止时间为2008年10月27日17∶00。
联系方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联系人:柴宏祥、张永吉、陈新
联系电话:010-58934694
地 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楼619房间(北京市西郊三里河路9号)
邮 编:100835
国家水专项办公室
联 系 人:席劲瑛 鞠宇平 张桂花
联系电话:010-66556639 010-66556640
附件:1、课题申报指南发布目录
2、课题申报要求
3、“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12个课题申报指南内容
4、课题申报书编制提纲与格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二????八年十月八日
附件1:
课题申报指南发布目录
1、“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2、“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3、“北方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4、“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5、“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6、“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7、“饮用水区域安全输配技术与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8、“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9、“珠江下游地区水源调控及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10、“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11、“西南村镇库泊地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12、“华北县镇地下水联片供水与除氟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2:
课题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府部门不能承担课题。
(二)在相关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研究团队,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则上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
(三)按重大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申报单位可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联合申请。各参与单位之间专业优势互补,与牵头单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除“珠江下游地区水源调控及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按子课题内容申报外,其他课题应对课题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不能只申请课题部分研究内容。
(五)对于涉及产品设备或装备开发、示范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具有较好市场化推广前景的课题,应以企业为主体申报或吸纳企业参与。
(六)过去2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
二、课题申报负责人基本条件
(一)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强;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8年10月1日)。
(三)同期只能申报承担1项课题,同时可参加1项课题。
(四)政府部门公务员原则上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
(五)过去3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三、申报书及格式要求
课题申报书内容必须在课题申报指南(附件3)的范围之内,并严格按照附件的编制提纲和格式(附件4)编写。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由申报单位法定负责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面上写明申请课题名称、申请单位名称、申请课题负责人及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课题申报书报送要求
课题申报书一式15份(1正14副),连同word版电子光盘2份,须于2008年10月27日17:00时前送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逾期不予受理,邮寄材料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加评审。
附件3:
“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12个课题申报指南内容
一、指南说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是针对环太湖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污染排放强度大、环境基础设施功效不足,城镇联片、水系复杂、区域内水环境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水体生态功能缺失,局域水环境容量丧失等问题,选择环太湖河网地区典型城市(苏州、无锡、常州),以削减城市整体水污染负荷和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城市河网水系不同功能定位的污染控制标准为基础,突破控源减污、水系结构优化与水动力调控、生态修复与重建、水环境监控等关键技术。以城市典型区域为依托,通过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和综合示范,构建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体系、运营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实现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引导我国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的总体研究内容是在识别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城市污水收集与输排、工业园区污染源控制、城市污水可持续处理、城市面源高效控制与调控、水环境生态修复与质量保持、水环境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集成,选择老城区、城市新建区、工业园区、水乡城镇等城市要素开展综合示范,在苏锡常整体地区开展水环境监控与监测体系的构建。整个项目以城市水系统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城市的多种社会用水安全,以及城市的景观和生态用水需求,通过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机结合,开发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提出城市水系统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的系统方案。
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研究内容,“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设置以下8个课题:
课题1:老城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及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2:高新城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课题3: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4:快速城市化新区水环境综合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5: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和污染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6:水乡城镇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课题7: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与综合示范
课题8:城市群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集成研究与综合示范
其中,课题3和课题7采取发布指南,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3: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研究目标
针对太湖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出水水质必须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急需优化、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等重大问题,及河网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的运行过程与特征,研究该地区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工艺的优化运行与控制,以及剩余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等关键技术,提出适合河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技术参数及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并为工程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依据。通过综合工程示范,显著改善示范区域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的高水平运行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与基础依据。
(二)研究内容
根据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本课题设置的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动态进水负荷的脱氮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通过对我国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特性的成因识别,针对水质水量的时空变化特性,研究基于进水负荷变化的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模型与动态模拟技术,优化运行条件以促进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发生和碳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建立基于进水负荷变化的脱氮工艺过程多参数动态控制模型,并开展脱氮工艺优化运行的示范工程研究。
2、生物处理系统的协同化学除磷动态控制技术研究
在优先保证脱氮效果的基础上,研究化学除磷的加药点位、药剂性能、化学药剂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及其限值,建立辅助化学除磷工艺的优化运行条件和动态化学除磷控制系统,形成生物与化学除磷的协同动态控制技术,降低药剂消耗量和出水磷浓度。并开展示范工程研究。
3、生物吸附与污泥厌氧酸化联合强化脱氮工艺研究
针对城市污水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建立有机污染物高效吸附、污泥高效厌氧酸化、生物处理等单元集成的污水强化脱氮新工艺,研究强化硝化细菌增值与活性保持的方法、污泥厌氧酸化过程中的pH及水力剪切力调控技术和碳氮磷比例调整技术,优化各工艺单元的联合运行参数,并开展中试规模的技术验证研究。
4、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调度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研究城市排水系统GIS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相应软件系统,城市排水管网模拟与优化运行模型,将管网模型与GIS结合,研发城市污水系统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河网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泵站的联合调度及优化运行技术,并开展示范工程研究。
5、剩余污泥资源化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
研究污泥高温酸化生产低分子量复合有机酸技术,筛选或构建以水解酸化产物为碳源合成PHAs的高效菌种,研究高效提取与分离PHAs的技术,形成以污泥资源化为核心的高效生产PHAs的技术与工艺,并开展中试规模的技术验证试验。
(三)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
1、提出基于进水负荷动态变化的生物脱氮工艺优化运行技术,并建立规模不小于50000 m3/d的示范工程,进行工艺优化运行的技术验证,处理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2、建立一套智能控制的化学除磷系统,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协同化学除磷动态控制技术进行验证,示范工程规模不小于50000 m3/d,在达到一级A标准的前提下降低药耗10%。
3、建立管网系统的GIS数据库,形成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联合管理系统示范,示范区面积25 km2以上。申请河网地区排水管网优化运行模型软件及河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2项软件著作权。
4、开发生物吸附与污泥厌氧酸化联合强化脱氮技术的中试设备一套,获得工艺运行参数,在不加外部碳源的条件下,保证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5、获得可以利用污泥酸化上清液为碳源合成PHAs的高效菌两株,建立剩余污泥酸化处理-合成PHAs的中试系统,污泥酸化获得的有机酸浓度大于1000mg/L。
6、申请发明专利3-5项。
(四)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
(五)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课题经费由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拨款不超过2100万元,自筹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
课题7: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与综合示范
(一)研究目标
针对环太湖地区存在的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功能缺失、水环境安全监管技术支持和软件支撑不足、区域内水环境管理协调不够等问题,提出环太湖地区城市水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城市水环境安全监测网络,自主开发和集成以水环境安全保障为根本目的的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城市水环境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和监管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城市水环境安全监测与监管体系,并在研究区域开展综合示范,实现城市水环境安全的规范监测与有效监管。
(二)研究内容
根据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本课题设置的研究内容如下:
1、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技术框架研究与构建
针对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特点和问题,研究构建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框架。选择环太湖河网地区典型城市为示范区,构建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技术框架。
2、城市水环境安全监测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系统
根据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对监测新技术的需求,自主开发针对重点污染源及指征型污染物溯源分析技术、用于风险特征污染物快速监控的在线多指标实时监测技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排放监控集成技术系统、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设施监控集成技术系统、城市景观水体安全监控集成技术以及重点跨界断面监控集成技术系统。
3、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开发
开发城市水环境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多源监管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信息共享,提供包括空间信息在内的数据整理、查询、统计、校验和展示功能,并实现水环境安全监管信息的网络在线查询、发布、共享等社会服务功能。
4、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开发水环境安全监管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水环境安全决策知识库、水质预测预警模型库、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库、水环境安全应急专家库、水环境安全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库、典型污染事件电子应急预案库等基本模块,实现水环境安全日常管理和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决策支持,提供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中长期变化预测、水污染事故发展态势和采取应急预案效果的仿真、上下游水污染事故纠纷仲裁等功能。
5、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技术综合示范
在环太湖地区选择典型大城市,开展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技术的工程验证与综合示范。通过技术验证和示范,实现示范城市的水环境安全的规范监测与有效监管,保障示范区内水环境安全。
(三)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
1、在环太湖地区的典型大城市内选择示范区,示范区水环境安全监控网络要覆盖城市内跨界(市、区)断面、城市景观娱乐水体、重点工业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4大类,不少于15个监控节点,示范区监控网络覆盖面积不低于1500km2。
2、自主研制基于指纹解析技术的污染物溯源分析仪1套以上,可对5类以上城市特定的典型风险污染物实现快速精确溯源监控。
3、自主研制基于生物抗体阵列技术的风险特征污染物高通量多指标在线检测仪1套。可同时实现6种以上风险污染物的在线定量检测,动态检测范围不小于2个数量级,响应时间小于15分钟,检测精度达到国家检测标准要求。
4、环境安全综合信息数据库要满足标准统一、数据一致的要求,实现数据共享和网络发布功能。
5、水环境安全监管决策支持系统要具有电子化预案功能,实现基于在线数据的水环境安全预测预警功能,并具备新增预测指标添加的通用接口。
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
7、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3项。
(四)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
(五)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课题经费由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拨款不超过1450万元,自筹资金不低于2100万元。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主题
“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
“北方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和
“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八年十月
一、指南说明
(一)项目总体目标与第一阶段目标
《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的总体目标为:针对海河流域许多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量少、水体污染重、水生态平衡破坏、缺乏管理技术支撑”等共性水环境问题,选择处于海河流域下游、水资源极度匮乏、境内水环境问题突出、境外来水污染严重的天津滨海新区及其上游地带的天津中心城区、北京主城区和廊坊中心城区,开展海河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和综合示范,系统突破北方地区缺水城市与工业园区污染负荷削减关键技术、不同等级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城市节水与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城市景观水系统功能恢复与滨海盐碱湿地修复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海河流域经济高速发展缺水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逐步实现经济社会高强度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项目第一阶段(十一五)的目标为:针对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廊坊中心城区、北京中心城区的水污染状况和水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内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划的制订和依托工程的建设运行,以有机污染控制和污水再生利用为重点、兼顾营养物削减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和综合示范,重点突破北方地区典型缺水城市与工业园区节水减排关键技术、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技术、季节性雨水污染控制与综合利用技术、缺水城市景观水系统功能恢复与生态修复、北方高盐滨海地区退化湿地修复与生态景观构建技术及工程方案,建立和完善典型城市的地方性技术标准,提升典型城市的水环境决策、监管、研发、规划和建设能力,促进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
(二)项目第一阶段研究内容
项目第一阶段拟开展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滨海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与节水控源减排技术研究、北方城市污水除磷脱氮与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多等级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缺水城市缓流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滨海盐碱退化湿地修复与高盐景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海河流域缺水城市水环境问题诊辨和总体控制技术研究。
(三)课题分解
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研究内容,“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设置以下10个课题:
课题1:天津滨海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与节水控源减排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2:北方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课题4: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
课题5:滨海盐碱退化湿地修复与高盐景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6: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7:廊坊市非常规水源城市景观水系利用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课题8:北京城市再生水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课题9: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课题10:海河流域缺水城市水环境问题诊辨与总体控制技术集成研究。
其中,课题2和课题9采取发布指南,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2:北方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一)研究目标
针对北方缺水城市污水水质浓度相对较高、冬季水温偏低、碳氮比普遍偏低、水质水量波动大、已建和多数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均为二级排放标准,不能满足一级排放标准和氮磷控制目标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与后续再生利用水质要求差距较大、建成区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规模较大、近期功效不足、污水管网及泵站与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匹配、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已经形成、城市污泥产量大等问题,研究开发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优化配置技术、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技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设备及产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建立示范工程,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提高和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促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实现污泥减量化和安全处理处置。
(二)研究内容
1、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北方大型城市的雨污水泵站配置、排水管网布设和运行调度方式,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潜在能力,研究开发城市雨污水优化配置技术和系统调配方案。主要研究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调蓄能力提高技术与方法、排水管网及泵站布局与调度的优化控制方法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排水系统的污水收集与调度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和污染物削减量。
2、北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工艺研究及工程示范
针对北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处理水量大、污水含氮量高、碳氮比低、冬季气温低、改造升级土地面积有限等特点,集成研究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工艺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关键技术及工艺,低碳氮比和冬季低温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系统工艺及关键技术,污泥系统沥出液回流的污染影响因素和控制技术,含高比例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及工艺,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模拟系统控制技术,完成大型污水处理厂生产性试验,建立规模20万m3/d以上的示范工程。
3、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设备及产品研究与开发
针对北方大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研究开发促进升级改造可靠实施的适用于北方大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新型曝气池生物填料、悬浮物去除设备及其他配套产品,以提高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系统综合能力和无机物筛选去除能力,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及配套产品。
4、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针对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的技术目标,主要研究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悬浮物构成变化、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和化学除磷工艺系统对活性污泥产量的影响;综合研究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减量处理技术,减少剩余污泥总量并提高其脱水适应性能;同时研究污水处理厂初沉和剩余污泥的碳源回收和利用技术,部分解决困扰北方污水处理厂污水碳氮比低的工艺运行问题,降低碳源补充量。
(三)考核指标
1、形成北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与污泥减量化的集成工艺技术方案,完成1~2种不同工艺路线的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规模试验研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A标准。
2、提出北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优化配置技术与方法,形成系统配置调度技术方案,在示范区域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
3、提出2种北方大型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工艺技术方案和工程实施。
4、应用课题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完成2~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处理新工艺的生产性试验,试验处理规模不低于3万m3/d,出水总氮四季稳定低于15mg/L。
5、通过工艺技术的集成应用,升级改造示范区域内原设计为二级排放标准的大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建成规模不小于20万m3/d的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A标准。
6、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示范工程的年平均运行负荷率稳定到80%以上;与传统A2/O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新工艺改造后,工程占地面积和投资减少20%以上。
7、开发和应用的污泥减量化关键技术,工艺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15%以上。
8、开发适用于北方大型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的专用设备及其配套产品2种以上,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的性能。
9、申请专利6~8项,发表论文10~5篇。
10、启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技术研发平台,培养学术带头人1-2名,研究生8-10名。
(四)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
(五)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国拨经费的不超过1803万元,地方配套(含地方政府资金和企业配套资金)经费的不低于为3000万元。
课题9: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一)研究目标
根据国家对海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战略目标,北京作为海河流域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地位,结合北京市对再生水资源化利用和城市水环境整治的迫切需求,针对再生水补给北京城市景观河湖水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与夏季水华暴发等问题,研发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水体的原位净化和旁路净化关键技术与治理方案;根据北京市再生水工业利用的需求,对工业用水优质再生水替代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包括再生水水质变化规律、水处理技术、风险评估、安全指南及标准等在内的优质再生水工业利用集成技术体系,提高北京市的再生水分质利用和工程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