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来源:法务吧 时间:2023-09-28 17:39:48 责编:高级律师顾问 人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0]9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 5号)精神,现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请安徽省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密切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背景和作用
第一节 现实基础
第二节 重大意义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战略定位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推进“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第二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第四章 产业承接园区建设
第一节 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第二节 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
第三节 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第五章 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
第二节 原材料产业
第三节 轻纺产业
第四节 高技术产业
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
第六节 现代农业
第六章 产业创新升级
第一节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第二节 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第七章 基础设施支撑
第一节 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第三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
第八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
第二节 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
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
第四节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第九章 区域联动发展
第一节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
第二节 加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
第三节 带动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第十章 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
第二节 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第三节 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第四节 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完善支持政策
第二节 加强组织实施
附图
前言
皖江*(注*:皖江是指长江安徽段。)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有利于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精神,编制本规划,用于指导和推进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2008年规划区年末总人口30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规划期为2010-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背景和作用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内需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分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自主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较强;矿产、土地、水、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承载空间较大;综合商务成本低,生态环境优良,宜业宜居。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着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加快推进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为设立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规划引导,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待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条件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尚需加强。
专栏1:皖江开发开放基本情况
1990年,为呼应浦东开发,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的开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沿江制造业产业带和以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带。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2008年,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个皖江城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2306亿元,占全省的71.7%,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占55%以上。
第二节 重大意义
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机制,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示范。
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设立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下原则: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向示范区有序转移。
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两个积极性,注重区域内科学布局、有序承接,促进与长三角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既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产业承接,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节 战略定位
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合作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信息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探索,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步伐,把示范区建成长三角产业拓展优选区,形成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科学发展的试验区。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强化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缩小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快产业集聚,加速规模扩张,推进结构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西部的重要平台,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钢铁、有色、机械设备、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
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巢湖整体水质得到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现有水平。
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表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指标
指标
单位
2008年
2015年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818
13500
财政收入
亿元
854
1700
城镇化率
%
46.4
55
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88
9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开发区所占比重
%
53.4
65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3
2.2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
≥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012
285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739
9900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30
40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17
285
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规模

50
8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4.5
累计20以上(原则上优于“十二五”目标)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255
175
城市污水处理率
%
55
7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0
90
第三章 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示范区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东向快速通道,优化产业分工,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推进“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
沿江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沿江六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发挥产业各具特色、互补性强、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
安庆产业组团。包括安庆市和池州市东至县。依托石化产业基础,促进化工产业集聚,构建循环产业链,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实力。重点承接发展轻纺、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
铜池枞产业组团。包括铜陵市、池州市和安庆市枞阳县。发挥铜、铅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承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非金属材料、机械、化工、旅游等产业。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著名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马芜巢产业组团。包括马鞍山市、芜湖市和巢湖市无为县、和县。利用沿江港口优势和深水岸线资源,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钢铁、化工、建材、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精品钢基地。
合肥、芜湖双核: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市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
合肥核:包括合肥市、巢湖市部分地区、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加快合肥经济圈发展,依托合肥-淮南、合肥-六安、合肥-巢湖等城际公路干线,大力推进工业走廊建设,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芜湖核:发挥芜湖作为沿江重要港口城市,交通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和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密切与马鞍山、巢湖的经济联系,推进跨江联动发展和一体化进程,高起点承接发展汽车、新型材料、电子电器、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创新型城市。
滁州、宣城两翼:充分发挥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储量大、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广阔的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滁州大力推进与南京一体化发展,重点承接发展化工、机械、家电、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建设重要的盐化工和硅产业基地。宣城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建设重要的机械制造和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二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增强要素集聚和服务能力。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进一步密切示范区各市经济、技术、文化联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城市功能合理分工。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撑。
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高综合承载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行政、商务、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滨湖新区,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加快合(肥)巢(湖)、合(肥)六(安)一体化进程,建设合肥-淮南城际快速通道,推进合(肥)淮(南)同城化。强化芜湖沿江中心城市地位,实施城市东扩南进,加快芜(湖)马(鞍山)同城化进程,促进与江北联动发展,密切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建设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大城市。加快安庆中心城区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向东融合,向西开放,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加快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稳妥关闭资源枯竭矿山,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强市、县城区一体化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马鞍山与南京、芜湖双向融合,建设新型滨江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加快铜陵城市扩张,促进与池州合作发展,建设皖中南中心城市。加强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乡镇布局,增强特色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发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四章 产业承接园区建设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第一节 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促进园区规范发展。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皖江城市带产业开发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范开发园区的设立、扩区和区位调整,实现有序发展。制定各类产业开发园区建设规划,优化布局,集约发展,着力提高现有开发园区产业聚集度。适应发展需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前提下,支持开发园区扩区、整合,支持合肥、芜湖等市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推进园区特色化发展。立足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依托自身优势,明确开发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完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园区品牌,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
实现园区集约发展。完善项目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区项目档次和质量。加强用地调控,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认真落实开发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的要求,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推行公司开发管理模式,创新融资方式,实行市场化资本运作,拓宽融资渠道,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为产业转移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第二节 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
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重点围绕新型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及金属材料深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有力推进示范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用先进理念制定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为集中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探索省级直管、跨区共建的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集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重大项目选址,转出地可与安徽省协商选定。充分调动相关各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在规划、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完善区域内共建共享及利益协调机制。着眼长远,充分重视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社会进步、自然环境相协调,构建宜业宜居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架构。
专栏2:皖江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布局
依托马鞍山市、芜湖市,利用皖江北岸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在巢湖市无为县、和县沿江一带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产业协作、共同发展。
依托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利用皖江沿岸承载空间大的优势,在长江沿岸共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合作、联动发展。第三节 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鼓励示范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鼓励示范区内有条件的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创新合作共建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在现有开发园区内划出部分土地,建设园中园,按照统一规划,由开发方组织实施,具体运作;将开发园区整体委托,建设托管园区,由受托方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合作各方联合建设共管园,共同规划,联合开发。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合作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协商议定合作方式,明确责任义务和经营期限。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成果由合作方分享,合作共建期间,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分别计入。第五章 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